重慶日報|“長江文明 千年文脈”主題報道采訪團走進重慶云陽、奉節(jié)

來源:云陽縣融媒體中心  編輯:陳學(xué)容  2023年09月11日 15:29

2.5億年前,古老神秘的龍缸在這里鐫刻;1.5億年前,侏羅紀(jì)恐龍在這里深藏;2300年前,巴郡重鎮(zhèn)朐忍在這里流芳;1700年前,“巴蜀勝景、文藻勝地”張飛廟在這里傳承;800年前,“蜀中八柱”之一的白帝城在此駐守……

長江上游云陽段、奉節(jié)段擁有何樣的美景?

▲9月11日,采訪團在張飛廟中欣賞江景。記者 尹詩語 攝/視覺重慶

9月11日,由中央媒體、沿江省區(qū)市媒體記者組成的“長江文明 千年文脈”主題報道采訪團,走進云陽、奉節(jié)。重慶日報記者在現(xiàn)場以圖文視頻等形式進行全媒體報道,帶你一起去探訪云陽和奉節(jié)歷史文化的當(dāng)代魅力。

▲9月11日,采訪團探訪張飛廟。記者 尹詩語 攝/視覺重慶

萬木蔥蘢的鳳凰山、琵琶山依山取勢,層層迭起,殿宇巍峨,氣勢恢宏。朱樓碧瓦倒映江流,火珠鷗尾直妝藍天。這,便是被譽為三峽庫區(qū)“四大明珠”之一的張飛廟。

張飛廟雄踞長江南岸巨崖之上。清末著名書法家彭聚星手書的“江上風(fēng)清”四個大字高懸在面江廟壁上,更增添了廟宇莊嚴(yán)肅穆的氣勢。

▲9月11日,采訪團探訪張飛廟。記者 尹詩語 攝/視覺重慶

遠看張飛廟,宏偉壯麗、別具一格。廟外黃桷梯道、石橋澗流、瀑潭藤蘿、臨溪茅亭、峻巖古木等場景,秀美清幽。結(jié)義樓、得月亭、張飛正殿等10多處獨具特色的古建筑匯集在這里,構(gòu)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立體畫,有“巴蜀勝景”之美譽。

可你知道嗎?張飛廟還被歷代文人贊為“文藻勝地”。

人們口中的“魯”張飛,怎么與“文藻”牽上了關(guān)系?

這緣由要追溯到清末時期,著名書法家彭聚星去官歸里休養(yǎng),與名士及廟僧對張飛廟進行大規(guī)模改造,翻刻全國各地名碑在廟中陳列。此舉,使張飛廟由單一祈福之所變成了“文藻勝地”。

▲9月11日,采訪團探訪張飛廟,導(dǎo)游正在介紹岳飛真跡碑刻。記者 尹詩語 攝/視覺重慶

如今的張飛廟里,不僅藏有漢《張表碑》、梁《天臨碑》、顏真卿書《爭座位帖》、黃庭堅書《幽蘭賦》、蘇軾書《前后赤壁賦》、岳飛書《前后出師表》、鄭板橋書寫的詩文和竹石、蘭石繪畫等,還有漢唐以來石刻、木刻、字畫600余件及其他文物1000余件。

這些珍貴的碑刻,讓張飛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都成為了文人墨客必訪之地,也為源遠流長的書法題刻保存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
近年來,云陽充分發(fā)揮張飛廟的歷史文化價值,大力推動文旅融合與發(fā)展。

▲9月11日,云陽縣張飛廟,采訪團正在欣賞蘇軾的碑刻。記者 尹詩語 攝/視覺重慶

如今的云陽張飛廟將自然風(fēng)光和豐厚的歷史文化相結(jié)合,以獨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吸引了八方游客參觀游覽,在弘揚和傳承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同時,也大大促進了云陽旅游業(yè)的不斷發(fā)展,讓張飛廟成為集文化與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(qū)。

櫻桃花開了!踏青賞花打卡,春日氛圍感拉滿!

春日花海已上線,快來get同款美景!

太美了!云陽也有自己的“冰雪大世界”了!

云陽:油菜花開春意濃 踏青賞景正當(dāng)時

云陽:霧凇奇觀宛若仙境

新春走基層 文化中國年丨十萬人歡聚登云梯 登高迎新步步升

···今日要聞

···推薦視頻

云陽新聞20250417

···今日報紙

云陽報第20200806期

s

···網(wǎng)站專題

···廣告

版權(quán)聲明 | 關(guān)于我們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網(wǎng)站地圖 |
Copyright © 2008-2025 yunyangwang.com corpor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
云陽縣融媒體中心版權(quán)所有 渝ICP备15011569号-3
網(wǎng)絡(luò)舉報APP下載 | 電話舉報號碼:12377 | 國家郵箱舉報地址:jubao@china.org.cn | 渝公安網(wǎng)備50023502000148號